2019.2.16
今日路線:Port Campbell→12 Apostles→Loch Ard Gorge→London Bridge→The Grotto→Bay of Islands→ Lake Purrumbete→Geelong→Melbourne CBD→Melbourne Airport
今日里程:322公里
今天是我們此次澳洲行的最後一天,今晚就要搭飛機回臺灣,結束這二週的澳洲行。今天早餐任務就是清光冰箱了~

早餐是土司夾蛋跟肉鬆小黃瓜

大洋路行程最終章
我們昨天的行程是從墨爾本出發,從Bells Beach一帶開始走大洋路,一路來到住宿的Port Campbell 小鎮。今早的行程仍是在大洋路這一帶,首先是再去一次昨天已去過的12使徒岩,畢竟這樣的景觀多看幾次也不嫌多~
從我們住宿的Summer's Rest Unit開車過去不到10分鐘就到了,非常方便。
此時是早上9點45分,雲蠻多的,我們昨天下午來這裡時的天氣比較好,不過反正就是欣賞另一種風情的12使徒岩~
下來是再去一次Loch Ard Gorge。下面這張截取自Google Map的地圖,藍色圈選處是Loch Ard Gorge的停車場,從地圖可以看到這停車場可通往幾處瞭望臺(lookout),我們昨天礙於時間關係,只有在我標示A的瞭望臺看看而已,我們昨天也沒有走下去。
我們先去我標示「B」的Island Arch Lookout瞧瞧。由此往海的方向看出去就可以看到這兩個天然拱門:
往內陸的方向回頭看就是從海的方向看Loch Ard Gorge
接下來是標示「C」的Tom and Eva Lookout。在昨天的遊記有提到Loch Ard Gorge外海在1878年有發生船難,船上學徒Tom被海浪沖上Loch Ard Gorge的沙灘上,然後Tom再回頭救Eva上岸,兩人是這船難唯二的生還者。因為這件事,這兩座岩柱就被命名為Tom與Eva了~
哪個是Tom哪個是Eva我就不確定了~
我們從標示「A」的地方走樓梯下去,來到Loch Ard Gorge的沙灘上,就近欣賞岩壁上形成的鐘乳石
Loch Ard Gorge,一邊站在沙灘上看海,一邊想像1878年Tom被沖上岸以及Tom把Eva救上岸的場景

可以拍網美照XD

接下來我們要去昨天沒去的London Bridge,沒錯,不在倫敦的倫敦橋。從Loch Ard Gorge開車過去約需15分鐘,中間還會穿過我們昨晚住的Port Campbell小鎮
London Bridge,與其說是橋,其實比較像是拱門

這是因為它本來長這樣:
現在我們看到的「拱門」,其實以前跟陸地是有相連的,所以以前真的像座大橋。與陸地相連的部分在1990年1月15日崩塌了,所幸當時上面沒有人,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當時那個「拱門」的上方有2名遊客,因為這個崩塌變成困在拱門上了,後來出動直升機帶回。London Bridge 真的going down了,取這名字取得不好啊XD
因為不再與陸地相連的關係,這「拱門」上方遊客就無法再去了
其實這崩塌的範圍蠻大的,當時在場的那2名遊客近距離目擊應該超震撼,想必嚇壞了,畢竟會怕自己腳下這塊是不是也會跟著崩塌
從London Bridge停車場再往西開個2公里就來到了The Grotto的停車場。從停車場要走一段階梯下去
Grotto就是小洞窟的意思,沿著階梯下去就會看到它
階梯走到底就可以近看到The Grotto了
從停車場走到這邊只需要5分鐘
透過洞口看海
從The Grotto停車場繼續往西開車,開個10分鐘左右就來到了Bay of Islands
Bay of Islands風景很美,為我們的大洋路之旅畫下美麗的句點

海水顏色超美,很多層次


天氣好拍起來就是美


這一個方向拍起來比較陰

看看這一面超藍的天

回臺灣後,我問我媽最喜歡此行的哪個景點,她毫不考慮就回答:大洋路!
在Bay of Islands欣賞完風景後,我們就要往墨爾本方向回去了,不是原路沿大洋路折返,而是走內陸的公路回去。我們早上9點半左右離開住處後,從12使徒岩一路到Bay of Islands,轉眼3小時就過去了,此時是中午12點半,該吃午餐啦!
我選定的餐廳為Lake Edge Cafe,車程約50分鐘。
Lake Edge Cafe的Lake Edge不是亂取的,因為這間餐廳就在Lake Purrumbete湖畔
這湖其實不小呢,邊吃午餐邊賞湖

天空超藍,湖水顏色超夢幻

今日菜單

Prawn, chilli and pesto pasta $22 (點了三份)

青醬海鮮義大利寬麵,很好吃!
South Devon Burger $20
我事先查的資料提到這座湖是maar - 低平火山口湖
我們是今晚的班機離開澳洲,所以我們今天行程就是往墨爾本方向移動,但又不需要直接殺回墨爾本,因此我選定的下午行程地點就是……
「接下來我們要去基隆!」
「嗄?基隆?」
「對啊,基隆!我帶你們去基隆!」
從我幾個月前在排行程時,我就等著這一天我要講這句話了(有沒有那麼無聊)。沒辦法,誰叫Geelong聽起來真的跟基隆沒兩樣啊!不過一般為了跟基隆作區別,Geelong通常會翻成「吉朗」。Geelong和我們基隆不僅名字念起來幾乎一樣,還同樣是海港城市,應該考慮結為姊妹市啊~
從Lake Purrumbete到Geelong只要1.5小時,從Geelong到墨爾本(市區或機場)只要1小時。
吉朗的遊客中心在Moorabool Street上,National Wool Museum(國立羊毛博物館)內。我們將車停在Moorabool Street的路邊,然後到遊客中心裡面上廁所、買明信片。
Moorabool Street往海的方向走到底可以看到名為「North」的雕塑。剛有提到這是個海港城市,處處可見非常海港的事物,譬如這個船帆造型的雕塑

雕塑後方的海灣就是Corio Bay
這裡還有摩天輪

不過吉朗最引人注目的是散布在海邊的木柱人偶,吉朗市在1995年請藝術家Jan Mitchell將這些已無用處的繫船柱美化為一個個可愛的人偶,總共有104個
這位老兄一開始有穿上衣,然後逐漸脫去上衣XD
1930年代的泳裝美女選拔,左一摘下了后冠,右二沒中選臉很臭XD
這組人偶叫Eastern Beach Life Savers,右二是Billy Coyte,曾在當地教過無數小孩子游泳
別忘了注意人偶的腳邊,有些人偶的腳邊會出現兔子(應該是作者想給大家的小驚喜)
這位是Yacht Club Lady。吉朗的帆船俱樂部成立於1859年,她手裡抱著的是第一屆吉朗帆船比賽的獎盃
Scallop Fishermen and Woman:從19世紀初期開始,在當地都會有像左一與左二的人在當地或墨爾本販售魚或貝類等海鮮,右一是要向他們買干貝的婦人,她左手上的就是干貝殼,不知道她是不是正在殺價
Volunteer Rifle Band:這五人正在演奏「The Geelong Polka」舞曲,這五尊人偶畫的是1861年吉朗首次舉辦樂隊音樂會(band concert)的五位樂手。
Sailor and Woman:在二次大戰服役的水手歸來,正在搭訕這位女士。女士的腳邊也有一隻兔子,水手不知道為什麼右手扛了一個洋娃娃
這些繫船柱彩繪而成的人偶總共有104個,其實數量蠻多的,我們也沒有從頭到尾看完,不過把這些已無作用的木柱彩繪成很有喜感的人偶,成為這裡一大觀光特色,這真的不錯~
離開吉朗前,我們先吃個晚餐:Tomodachi Izakaya
看店名就知道是日式餐廳了~
照燒牛 Teriyaki Beef $20
豬肋排 Pork Ribs $28
另外點了4碗白飯(共$10)與2碗味噌湯(共$7)
路邊發現可愛的小驚喜,這面牆畫成這樣好可愛
我們吃完晚餐時已過下午6點。我們昨天早上離開墨爾本時,並沒有將所有行李帶走,畢竟我們只是要在Port Campbell住一晚,所以大部分行李都寄放在墨爾本的旅館(Alto Hotel on Bourke)。因此,在吉朗吃完晚餐後就直接前往墨爾本旅館拿行李,車程差不多就是1小時多一點。從旅館離開時是晚上7點40分左右,20-25分鐘後順利抵達墨爾本機場附近的加油站(BP Connect the Tulla,在麥當勞旁,緊鄰機場的加油站)將車子加滿油後還車。
回程的新航商務艙&墨爾本貴賓室 byTomoko
我們大約晚上八點左右抵達機場,在國際航廈(Terminal 2)辦好登機手續之後,因為班機新航SQ218是凌晨1:05起飛,時間還很早。
貴賓室起飛前3小時才開放,所以我們只能先在機場的商店逛逛。
看到可愛的袋熊寶寶忍不住拍一下。
.
這個集結了澳洲小動物的鉛筆袋也超可愛的。

在機場商店晃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可以來進貴賓室啦~

貴賓室有簡便的餐點。沙拉、甜點。

餅乾、起司。

提供的食物並不多。
由於我們是搭晚上的班機,白天一整天都在外面,因此都還沒洗澡。
還好我們搭商務艙可以進貴賓室,貴賓室有shower room,可以簡便盥洗一下。
梳洗完之後,稍作休息就等著登機了。
回程的飛機比去程新一些。

雖然已經是半夜,但一上飛機不免俗地還是要餵食你一下XD

我點了牛排

夜間還點了一碗湯麵來吃

抵達新加坡(Terminal 3)後,轉搭SQ876回臺灣 8:15起飛 13:00抵達。
轉機時間充裕,我們有再次進貴賓室。不過一大早,貴賓室沒有海南雞飯可以吃(重點誤)
新加坡-台灣段的飛機跟來時一樣,是很新的飛機。

舒適的個人座位

上飛機後的早餐,漢堡。

為時將近2個禮拜的澳洲塔斯馬尼亞行順利畫下句點。
一系列的遊記相隔3年也終於全數更新完畢。
這趟澳洲行居然也成了疫情前全家最後一次一起旅行。
原本隔年還有在想說下一趟家族旅遊要不要來策畫美國行,然後武漢肺炎就來了,將近三年的時間都沒再出國。
下一次有機會去澳洲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但是透過撰寫遊記,一邊也回顧了當年看到的美麗風景、好吃的餐點、可愛的小動物,記憶起當年游歷塔斯馬尼亞跟墨爾本的美好。
所以即便已經過了三年,還是決定把遊記更新完畢。這樣才能把旅遊的點滴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