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14
今日路線:Melbourne
今日里程:今日沒開車
 
今日早餐是酪梨三明治~

706.jpg

 

健康又美味的早餐~

707.jpg

 

我們今天的行程就是在墨爾本市區觀光,只是在市區內移動,除了步行,路面電車(Tram)也是很好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市區內搭電車是免費的~ 如果你的上下車地點都在免費區域(Free Tram Zone)內,你上下車時不需要刷卡(墨爾本版的悠遊卡 - Maki Card),直接上下車即可。
 
墨爾本電車路線圖、電車免費搭乘範圍地圖傳送門:
網頁往下拉,「Network Maps」底下有「Melbourne CBD Free Tram Zone map」,下載此地圖就可以查看免費範圍;「Melbourne metropolitan tram network map」則是墨爾本完整的電車路線圖。
觀光客會去的景點幾乎都在免費區域內~
 
我們住的Alto Hotel on Bourke飯店一出來就是電車站(Spencer St/Bourke St站),非常方便
708.jpg
 
今早第一個行程是Queen Victoria Market(維多利亞皇后市場,也有人翻作市集)。
 
搭上電車,走Bourke Street,在Elizabeth St/Bourke St站下車。Elizabeth Street與Bourke Street交叉口街角有一個錢包:
IMG_4168.JPG
這錢包有名字的,叫「The Public Purse」(公共錢包?XD)。1994年,墨爾本市發起一個活動:向市民募集創意路邊座椅的點子。這個錢包就是這活動產生的,成了墨爾本市的特色之一,它除了是裝飾,也是椅子,走累的人可以坐在上面休息,非常可愛。
 
Elizabeth Street與Bourke Street交叉口這裡有兩個電車站,我們在位於Bourke Street上的車站(即Elizabeth St/Bourke St)下車,下車後走幾步路來到位於Elizabeth Street的車站(即Bourke Street Mall/Elizabeth Street站)換車。搭上另一條線的電車後,最後在Queen Victoria Market站下車。一下車就看到市場的大門,從飯店出發到這邊,花15分鐘,蠻快的!
709.jpg
在進入市場前,先去市場大門左側的藥局Victoria Market Pharmacy採買,買了超過400元的東西,包含木瓜霜、綿羊油(身體乳液與護唇膏、精油(薰衣草、茶樹、薄荷、尤加利樹等)、鴯鶓油(身體乳液)、肥皂等,這裡面只有少部分是我們自己要的,其他都是幫同事代購,全部擺起來很壯觀~
01.jpg
 
接下來就是探索市場了~Queen Victoria Market維多利亞皇后市場(或譯市集)是南半球最大的市場,全球第三大,它也是有相當歷史的,從1878年開始營業。既然是南半球最大的市場,表示它佔地不小,店家攤位也很多,所以建議事先查看市場地圖,了解一下各分區是賣什麼的。
市場地圖傳送門:https://qvm.com.au/visit-us/    (在Market Trading Hours下方有「Click to browse the Queen Vic Market Map」)
 
從市場入口上方的樣貌,不難看出這棟建物裡面是賣什麼的 -- 賣肉的,這裡是Meat & Fish Hall,在市場地圖標示的11個分區中編號第10。
IMG_4176.JPG
這裡有好多海鮮,我們買了羊肉、蝦、干貝、鱒魚、魷魚(calamari)等

710.jpg

 

 

藍色的螃蟹超酷!

712.jpg

 

 

 

 

 

Meat & Fish Hall隔壁就是編號7的Fruit & Vegetables館(H shed)與Organic館(I Shed),水果蔬菜館的各攤位擺出琳瑯滿目的蔬菜水果,我們買了無花果與櫻桃,也在有機館買了菠菜、黃瓜、堅果等
711.jpg
 
其他館有賣熟食、一般商品等,這邊我們就簡單看看,沒有買東西。接著,我們就直接搭電車回飯店了~XD
713.jpg
 
所以我們早上快9點出門,10:30左右就回到飯店。回到飯店後,剛剛早上買的諸多戰利品就變成了我們的午餐:
714.jpg
 
煎好的鱒魚
715.jpg
 
新鮮的豪華海鮮湯

716.jpg

717.jpg

這餐真是豪華啊~~~
 
吃飽後我們又要出門啦!
 
下午第一站是Parliament House,也是維多利亞州議會大廈。它位於Bourke Street的街底,所以我們從飯店搭電車走Bourke Street一直線不用換車,在Spring St/Bourke St站下車。
 
下車就看到位於Spring Street上的Parliament House了,是建於1855年的建物,入內參觀需要安檢,我們只有在外面看看。因為此時建物正面左側有鷹架,看起來有一些整修工程在進行,所以拍照只拍了沒鷹架的部分~
IMG_4188.JPG
 
我們在Bourke Street與Spring Street街口左轉,走幾步路後出現了哈利波特!

718.jpg

719.jpg

 

 

這是Princess Theatre(公主劇院),建於1854的劇院,目前正在上演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舞台劇
720.jpg
 
身為哈利波特書迷,這部劇的劇本書我讀過了,但我倒是不知道墨爾本正在上演中,若事先知道也許會考慮今晚來看(敲頭)
我們過個馬路到劇院的對面,劇院外觀也為了正在上演的劇放上了金探子,超酷的
721.jpg
 
Parliament Gardens,也就是州議會大廈週邊的花園。今天是星期四上班日,此時是下午1點,草地上很多上班族模樣的人或躺或坐享受午休時光~

722.jpg

 

 

穿越花園來到州議會大廈後方的Gisborne Street,這裡矗立著全澳洲最大最高的教堂 - St Patrick's Cathedral (聖派翠克大教堂)。
723.jpg
這座教堂的興建花了不少時間 - 1858年開始動工,一直到1939年才完工。它曾經是墨爾本市內最高的建物

 

724.jpg

我們沿著聖派翠克大教堂旁的路繼續走,來到大教堂正後方的Lansdownes Street,過個馬路就是Fitzroy Gardens(費茲洛花園)。
 
費茲洛花園佔地26公頃,1848年即規畫作為向大眾開放的公共花園,看看這樹,明明在大城市之中,竟然輕輕鬆鬆就可以走入森林,真幸福
IMG_4216.JPG
 
這座花園裡有幾個景點,我們首先造訪的是位於花園中心的「Tudor Village」,直譯就是「都鐸村」。我們之前在塔斯馬尼亞時,曾造訪過位於Richmond的Old Town Hobart,也就是用模型重現1830年代荷巴特樣貌的模型園區,這個都鐸村也是個模型村。

725.jpg

 

1948年,住在倫敦、時年77歲的Edgar Wilson先生,他感念墨爾本城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捐助食物給英國,製作了這28個模型小屋贈送給墨爾本市。這些小屋不是以墨爾本的房屋為藍本,而是英國都鐸時期的建物,實在是精緻又可愛!
726.jpg
 
這些小屋中也包含有名的房子,例如Shakespeare's House,也就是莎士比亞出生的房屋,我很多很多年前去英國的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時,曾有去參觀過耶!沒想到那麼多年後,在南半球遇上它的迷你版~
727.jpg
 
還有這個:Anne Hathaway's Cottage,Anne Hathaway是莎士比亞的妻子,這是她童年居住過的房子。這房子實際座落於史特拉福附近,但不在史特拉福,我記得當時沒有去。
728.jpg
 
我最喜歡看模型小房子了,所以來費茲洛花園第一件事就是直衝都鐸村~好希望可以縮小然後走在這個模型村之中
02.JPG
 
看完都鐸村,下一站是不遠處的Sinclair's Cottage,這是一間非常可愛的房子,1866年建,是給當時花園園丁住的房子,從外觀看保存相當好。
IMG_4229.JPG
 
 
接下來是Cook's Cottage,入內參觀要門票(在Cook's Cottage對面的遊客中心購買),每人$6.7。
 
講到澳洲歷史一定會提到Captain Cook庫克船長,首位登陸澳洲的歐洲人。在費茲洛花園裡面有庫克船長的家,庫克船長是英國人,他的家當然在英國,不過1934年時這房子從英國約克郡搬到了墨爾本來(真。搬家),每個磚塊拆解時還都有一一編號後裝桶,以確保運送到墨爾本後可以正確還原。當時長在牆上的常春藤也被剪下一些枝葉,帶到墨爾本後種在還原後的牆上。

731.jpg

 
 
現場拿到的簡介資料提到這房子是澳洲最古老的房子,這並不意外,畢竟房子是庫克船長首次登上澳洲土地前就存在的。在房子正門上方刻有1755(年)與庫克船長父母的姓名縮寫。
IMG_4233.JPG
 
為什麼要將這房子遠從英國搬來呢?這是因為1933年時,英國的羅素爵士(Sir Russell Grimwade)得知這棟房子要拍賣的消息,他買下了房子並將其運至澳洲,捐給墨爾本作為慶祝建城百年的禮物。
屋內的家具與擺設呈現出18世紀英國家庭內的樣貌

732.jpg

 

屋外有庫克船長的銅像,依簡介資料之說明,這銅像據說很接近庫克船長本人的身高,沒想到據載庫克船長竟然有191公分那麼高!!應該是那個年代的巨人了吧?
733.jpg
 
屋外牆邊還掛了一排的古裝服飾,開放遊客穿上拍照留念
734.jpg
 
穿上去像這樣:
735.jpg
 
這房子旁有個小花園,裡面種有青菜,這不是隨便種種的,簡介資料說18世紀的家庭非常仰賴自己種的蔬果作為食物來源,也會養雞等等。TOMOKO手上的竹籃是她穿上這件衣服後,現場工作人員塞到她手上的照相道具~
736.jpg
 
我媽不想穿古裝,這樣拍有點像穿越劇(咦
737.jpg
 
這些都是現場的工作人員,除了可以找他們合影外,看他們走來走去還真有回到過去的感覺
03.JPG
 
Cook's Cottage對面的遊客中心有賣明信片等紀念品,遊客中心門口有郵筒,寫完貼上郵票就可以直接投寄真方便~
729.jpg.
 
園內的樹都好大棵(樹後面的房屋就是Cook's Cottage)

737-2.jpg

 

離開Cook's Cottage後,再走幾步路就是The Conservatory,這是展示各種園藝花卉的溫室。位於溫室正前方水池中央的雕像是「黛安娜與獵犬」(Diana and the Hounds)
738.jpg
我們一開始是從費茲洛花園的西北角進入的,Cook's Cottage與Conservatory都在花園的西南側,在公園西南角的出入口旁還設有公共廁所。我們從公園西南角的出入口離開公園,西南角的出入口在Wellington Parade(路名)上,一出來就是電車站(Lansdowne St/Wellington Pde站),但這一站是在免費搭乘區之外的。不過,往前再走個3分鐘就到下一站也就是Spring St/Flinders St站,這就屬於免費搭乘區了。
 
我們在Spring St/Flinders St站搭上電車,沿Flinders Street走,在Swanston St and Flinders St站下車,一下車就看到矗立在街口的火車站 - Flinders Street Station,它是全澳洲最古老的車站,也是全南半球最繁忙的車站。

739.jpg

 

稍微近看可以看到大門上方有一排時鐘,顯示前往不同目的地班次的發車時間。根據墨爾本市觀光網站的資料,幾乎每個墨爾本人都說過這句話:我在時鐘下等你(I will meet you under the clocks),這指的就是在Flinders Street火車站大門口。
739-2.jpg
 
火車站斜對面是St Paul's Cathedral(聖保羅大教堂),竣工於1891年的英國國教教堂

04.JPG

聖保羅大教堂左側就是Swanston Street,我們沿著Swanston Street往北走,邊走邊逛,中途在兩家紀念品店又買了幾個澳洲肥皂XD
 
大概走個10多分鐘就來到了State Library Victoria(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這是澳洲最古老的公共圖書館,1854年建。

740.jpg

 

是位於圖書館1樓的Redmond Barry Reading Room,也就是一般閱覽室,最近一次翻修是2004年。

741.jpg
 
這個閱覽室空間過去在1899到1997年間,是作國立博物館使用,陳列自然史文物,圖書館官網上還有當時的照片:
05.jpg
 
接下來是圖書館的重點:La Trobe Reading Room
742.jpg
這個六層樓高的閱覽室是1913年啟用,最近一次翻修是2003年。
 
這屋頂設計讓閱覽空間整個非常明亮
IMG_4287.JPG
 
官網說La Trobe Reading Room可以放下3.2萬本書
743.jpg
 
看到這個閱覽室讓我想到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官網也確實寫這閱覽室的設計是從大英博物館得到靈感。我2004年去英國自助旅行時,曾坐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寫明信片,所以我現在也要做一樣的事~

06.JPG

 

07.JPG

 

我們在La Trobe Reading Room的其中一出入口處發現這奇特的雕像裝飾,乍看有人坐在樹下,她膝上坐了兩個孩子,他們三人正在閱讀,從樹後方冒出一隻龍,再仔細看會發現樹上很多澳洲特有的動物,例如樹頂是澳洲笑翠鳥(Kookaburra),樹根處有針鼴與鴨嘴獸

744.jpg

 

側面還有這兩隻,好可愛
745.jpg
(不對,誰能告訴我為什麼無尾熊寶寶一臉驚恐???!!!)
 
往樓上走,可以由高處往下看閱覽室
746.jpg
 
在這座美麗的圖書館走走看看後,就結束了我們墨爾本市區的景點行程。接著我們前往圖書館隔壁的Queen Victoria購物中心,它地下室有BIG W,我查到在這裡買綿羊油、鴯鶓油、木瓜霜等很便宜。BIG W隔壁就是Woolworths超市,我們也直接在此採買,除了買我們在澳洲要吃的菜肉蛋以外,也買了要帶回臺灣的東西(例如奶粉、洋蔥粉、洋蔥片)。
 
 
今日晚餐:鮮蝦湯麵

747.jpg

 

羊肉真是太好吃了,這是我們剛剛在Woolworths超市採買的羊肉。這樣排開來煎,整鍋的羊排真壯觀。
748.jpg
 
上桌~
749.jpg
750.jpg
 
對我家人來說,墨爾本市的行程結束了,但我還有一個地方想去逛,那就是書店~ 來到英語系國家旅遊,就讓人想去逛逛書店。查了一些墨爾本書店的介紹後,我決定去「Readings」的Carlton店與它隔壁的Readings兒童書店(位於Lygon Street上)。Readings書店是澳洲獨立書店業者,曾有得過年度最佳國際書店獎(International Bookstore of the Year,London Book Fair所頒)。
 
不過它的位置不在免費電車搭乘區,在加上已經是晚上了,我想節省時間,所以我就搭uber前往(去程車資$12.03,回程車資$17.33)。
08.JPG
 
我先逛大人書店。我事先讀到的文章提到Readings致力於推廣澳洲本土作家的作品,我也確實在書店內看到專放澳洲本土作家作品的書櫃,既然都來到澳洲,我也有興趣買澳洲的作品回家看,但因為我實在對澳洲作家不熟,瀏覽書名後沒有看到特別吸引我的書,最後沒買。
09.JPG
 
走在書架間,可以看到書架上貼有店家給顧客的訊息,手寫的紙條上簡單向顧客推薦值得一買的書,例如我在陳列阿嘉莎克莉絲蒂作品的書架看到以下紙條推薦「羅傑艾克洛命案」,提到這是克莉絲蒂最好的作品,你絕對猜不到兇手是誰。不得不說我超喜歡這些紙條,讓人覺得這是一間真的很愛書很懂書的書店,且他們很想和顧客分享他們的喜好,這不是單純賣店。
10.JPG
 
關於Readings書店還有一個故事,很多年前曾有外國(美國)大型知名連鎖書店Borders來墨爾本開店,就開在這附近,這讓我聯想到電影「電子情書」的情節,大型書店開店讓附近的獨立小書店無法經營下去。但是但是,墨爾本市民對Readings的支持是忠誠的,最後Readings成功打敗了Borders書店,墨爾本的Borders書店就這樣關門大吉了。好厲害~
 
逛了一圈後,我沒看到想買的書,但我還是想買個什麼以示我對這間書店的支持,最後買了個超迷你霍格華茲城堡小擺飾。
接下來是隔壁的Readings兒童書店(拍照時間是晚上5點半,雖然天還亮著)

11.JPG

12.JPG

 
一進店內就看到我喜歡的英國作家Enid Blyton專區
13.JPG
我非常喜歡逛兒童書店,光走在裡面就覺得很開心,而且有很多漂亮的繪本可以翻閱。最後我買了兩本書,然後開開心心地回飯店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MOKO 的頭像
    TOMOKO

    自然ガールTOMOKO的旅遊見聞誌

    TOMO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